【卫士风采】刘大飞:廉洁从医树标杆 纪检岗位绽“芳华”

来源:安化县纪委监委 作者:廖艺荣 发布时间:2023-06-2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鸟儿开始欢唱。3月21日一早,在益阳大福皮肤病防治所病房内,不久前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刘大飞正在监督医护人员工作作风,不时又对病房患者嘘寒问暖。刘大飞今年52岁,是该皮防所纪检监察员、所务会成员,从以前的护理岗,转身到现在的纪检监察岗,刘大飞仍然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匠心守矩 传承清廉家风

  四十年前,12岁的刘大飞跟随父亲刘存周在皮防所长大,刘存周是一名麻风病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行医坚守初心,清正负责,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良好的家风给刘大飞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条件艰苦的年代,行医出色的刘存周也会收到来自康复患者提着花生、鸡蛋等土特产上门表示感谢,年少的刘大飞看着父亲一脸严肃,双手拒绝,刘存周经常告诫刘大飞,规规矩矩行医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病人康复是医生最大的安慰,医生的付出不求回报。从此,“规规矩矩”“治病救人”“不求回报”在刘大飞心中生根发芽。

  刘大飞推着轮椅陪患者晒太阳

  7年后,刘大飞从益阳卫校毕业,受父亲熏陶,刘大飞回到皮防所开始她的“治病救人”之路,在护理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多年来,病人口中的“飞姑娘”谨从父亲教诲,不忘初心,不求回报。

  刘大飞和同事走村串户,几乎每一个乡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我们这里都是一些吃低保的病人,他们有时候为了表示感谢,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钱买水果、糖果给我们吃,我在保护他们自尊的情况下尽量拒绝,我们是医护人员,从小处就要守住底线。”廉洁行医、克己奉公是刘大飞的座右铭,她的行事作风给皮防所注入了一股清风。护士长吴胜平是刘大飞的“接班人”,她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飞姐的示范带动下医院氛围很好,清清白白工作,没有人逾矩。”


坚守初心 “治病救人”再出发

  两年前,医院通过综合考虑,将刘大飞从护理岗位换到纪检监察岗,刘大飞的“治病救人”之路再一次出发。

  刘大飞开展财务检查

  “医护与纪检监察,两者看似不相干,但实际上却有很多相通、相融、相像之处。前者讲究“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者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分别护佑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政治健康。”刘大飞对纪检监察工作深有感悟。

  在医院醒目位置的举报箱、公示牌等

  为履行好纪检监察员职责,刘大飞同样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查找“病根”,开出“药方”,从源头上给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刘大飞通过“四个一”给干职工治未病防大病,每月开展一次刹人情歪风自查自纠,每半年开展一次财务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廉政谈话,每年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在楼梯间、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医务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在单位设置4处清廉文化墙和宣传栏。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定期开展廉政主题党课,并督促建立领导班子廉政档案,多次邀请市县专家来所里授课。通过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把牢干职工防腐拒变思想防线。


监督执纪 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刘大飞做纪检监察工作能精准施策,抓住要害,痛点和堵点。”皮防所分管纪检监察工作副所长蒋雄辉说。“打通群众举报渠道的堵点,就像我给病人打针上药,堵点通了药剂才能顺利进入血液,药剂进入了血液循环就能治病。”刘大飞在所务会上建言。不久,该所将信息主动公开,设立了清廉标牌,明确单位举报电话及相关责任人,在门诊处设置举报信箱,对举报情况日结日清,对违规违纪者出台惩治方案。

  刘大飞与干职工开展廉政谈话

  “对症下药是医护的准则,建设清廉医院也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刘大飞对清廉医院建设倾心尽力,为找到因地制宜的结合点,去年9月,刘大飞前往作为安化清廉医院建设示范点的县人民医院参观学习,回来后,刘大飞提出要在社会防治和实现皮肤病全科诊治上做文章,要用宣教消除误解,用制度提升清廉作风,用义诊解决现实问题。

  在刘大飞的努力推动下,该皮防所清廉建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近两年,该所由于管理规范,风清气正,杜绝了信访投诉和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刘大飞也因表现出色曾获得“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称号、全国“白求恩奖章”、南丁格尔奖提名人选。

  “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干部,要既是监督执纪的‘良相’,又是‘治病救人’的‘良医’,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我还要继续加强学习,不负组织的重托,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贡献自己的纪检监察力量。”刘大飞说。(作者:廖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