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梅城镇中心学校教导处根据《安化县2024年基础教育股工作计划》和《梅城镇中心学校2024年工作要点》安排,突出抓好“双减”、“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等常规管理与校本研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特色发展、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梅城教育品牌。经全体梅城教育人的共同努力,较好地落实了本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基本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现就本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圆满完成了年初工作目标 1.德育工作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为主线,以一月一主题、德育“六个一”活动为载体,以文明、书香和温馨校园“三园”建设为抓手,抓好励志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革命红色传统教育等。让每位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实现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100%,犯罪率为0。 2.义务教育 (1)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5%以上。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实行“三帮一”劝返复学,加大控辍保学督查力度,确保脱贫户等“五类”学生100%在校就读。对6-15周岁残疾儿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就读安置,入学率达到100%,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比率,落实了《安化县送教上门实施方案》,2024年上学期送教上门对象22人,下学期送教上门对象18人,做到了一月送教上门2次,提高了送教上门服务质量,努力培养残疾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 (2)中考中招:2024年中考,梅城镇居安化县乡镇综合排名第3,梅城镇中学县综合排名第7,栗林学校县综合排名12。梅城镇中学考取免费师范生9人,省示范重点高中安化一中270人,考入安化崇文班65人;栗林学校省示范重点高中安化一中5人;东华中学八年级生物地理毕业会考县综合排名第8。 (3)小学质量:2024年六年级抽考,梅城镇居安化县乡镇综合排名第1,梅城镇芙蓉学校综合排名县全第1、梅城镇完小全县第3、紫云完小全县第6,望城完小全县第13,田心学校全县第25,东华完小全县第29。 二、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做实常规提质量 1.规范招生,阳光均衡分班。进一步规范全镇起始年级招生。各校严格按招生要求、招生计划实行招生,进一步完善起始年级招生步骤和程序,城区学校使用统一的招生报名平台进行招生录取,严格实行阳光招生与阳光均衡分班,促进镇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梅城镇中学、东华中学、梅城镇完小、芙蓉学校等窗口学校分班主动邀请媒体、家长代表、纪检机关参与监督,实现“均衡分班”“科学分班”,营造了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使各班水平更加均衡,打消了家长择班、择师的顾虑,维护了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了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支持肯定与社会的认可,维持了本地教育的良好生态。 2.检查有通报,整改有提升。中心校、各校认真落实每期三次以上的常规督查,直面问题,及时通报整改。中心学校每次组织教学常规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各校行政人员的教学常规工作及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包干落实情况,查摆问题及时与各校反馈通报,并针对问题采取“回头看”的形式进行跟进督促整改。梅城镇中学、东华中学、梅城完小、芙蓉学校、紫云完小、望城完小、东华完小、栗林学校等各校每次检查前出台检查方案,采取行政包干制度,进行严格的日常工作检查,每一次检查后,教务处及时进行总结通报,或电子稿直接通报在教师群中,或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要求,责任立马整改。全镇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性有较明显的提升。 3.立足课堂,真抓实干出成效。 加强集体研课与备课的管理,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定期、有序、有效。梅城镇中学、东华中学、梅城镇完小、芙蓉学校、紫云完小等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集体备课的相关要求,强势推进集体备课。芙蓉学校2024年下学期,教科室尝试在一年级进行语文、数学科的集体备课,学校有顶层设计,教研室有工作实施方案,教研组有具体操作细则,每周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进行,有考勤,有监督,有点评,一期下来,效果较好。 强化行政人员课堂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各校实行行政值周人员与教务处人员双线对日常教学进行巡视和检查,了解师生上课的整体效果,并在巡课本上进行详细记载,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镇中学、东华中学的行政人员实行随堂听课5-10分钟,这样能有效杜绝老师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应付检查等不良现象,也能及时管控到各班学生的学习状态。梅城镇中学的戴彪副校长、高少华主任,东华中学的眭向葵副校长、李静主任,梅城完小的刘晓霞副校长、陈凌飞主任,芙蓉学校的罗玉练主任、李曼主任,紫云完小的龙圳俊主任,东华完小的文毅主任,望城完小的李兴家校长、董鸿亮主任等人,随堂听课节数多,经常与一线教师进行研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各校针对弱势学科及教师,及时进行课堂问诊。通过课堂问诊能关注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这有助于发现弱势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进而改进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4.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将“阅读———悦读”进行到底。各校将阅读进入课表,图书室、阅览定对外开放,各班有班级图书角。各校结合学校实际稳步推进,扎实开展“放下手机、爱上阅读”、书香系列评比、硬笔书法比赛、经典诵读等活动。梅城镇中心学校部工会组织全镇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开展专项评比,评出优秀读书学习笔记与优秀读书心得。梅城完小通过了“市级书香校园”评比,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5.落实“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各校成立以校长牵头的落实“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分块负责,协调管理。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尊重差异,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控总量)、抓好课后服务(利用“5 + 2”与日常教学结合,答疑反馈,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家校共育(加强沟通协作,办好家长学校,畅通反馈渠道)。梅城镇芙蓉学校促课后服务全面开花,成绩斐然。全校共有28个A+B社团,还有足球校队和国旗班两个精品社团,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社团课,充分挖掘教师才能,服务于课后服务,在行业内有较大的反响与良好的声誉。 三、加强视导,做实研训,坚持教学创新促提升 1.持续推动教师共同体工作。 (1)持续落实《梅城镇中心学校“教师成长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任务及考核管理办法,将该项工作纳入老师个人与学校年度考核,组织专项评比。 (2)中心校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2024年暑假,中心学校组织了新入职教师与进城选考教师的集中培训,聘请梅城的名师、骨干教师进行了专题讲座;组织全镇起始年级教师参加了全市的新教材培训,培训人数达308人次;梅城镇中学“师傅送教下乡”活动(栗林学校)、芙蓉学校“师傅送教下乡”活动(栗林学校、田心学校);全镇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同课异构暨教师共同体活动(东华完小)、全镇六年级道法、科学学科同课异构暨教师共同体活动(芙蓉学校)、梅城镇中心学校第三届“班主任论坛”(梅城完小)等。 (3)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镇中学、东华中学、梅城完小、芙蓉学校、紫云完小、望城完小、东华完小、栗林学校等学校进行了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验收课评比。梅城镇中学、东华中学、梅城镇完小、芙蓉学校、紫云完小、东华完小、望城完小、栗林学校均组织了骨干老师示范课、青年成长教师教学比武等活动。栗林学校、田心学校青年教师与梅城镇中学、镇完小、芙蓉学校的师傅教师跟班学习。 2.拓宽培训渠道,做实校本培训 (1)为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2024年,我镇的培训工作继续加强了对教学管理团队成员的培训。全镇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均安排参加了省级校本研训培训。中心校充分利用每月的教学工作会议与教学工作督导,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具体的、面对面的工作指导与研讨交流。 (2)积极承办各级教研培训活动,给全镇老师们提供了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得到的学习机会,营造良好的研训氛围。2024年,梅城镇中学承办全县艺术学科教学比武活动,梅城完小承办了全县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比武活动;芙蓉学校承办了小学道法二教研区教学比武活动,梅城完小承办了小学英语二教研区教学比武活动,东华中学承办了初中政治、物理二教研区教学比武活动,梅城镇中学承办了初中英语、艺术二教研区教学比武活动;梅城镇中学、梅城完小、芙蓉学校6位老师参加了全县阅读教学比武活动;中心校大规模地组织了镇级初中道法、英语、物理、艺术,小学道法、英语、艺术教学比武活动。 (3)积极组织全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县培,完成率100%。网络联校活动按计划开展,梅城完小、芙蓉学校、东华完小、紫云完小积极利用平台参与,栗林学校充分利用“E堂好课”平台,收获多多。 (4)积极开展名师、骨干志愿送教下乡活动。2024年度,有梅城镇完小送教仙溪镇完小活动、大桥完小活动;东华中学送教高明乡中学活动;芙蓉学校送教高明乡完小活动;陈碧霞名师工作室受邀到长塘镇中心学校进行班主任专题讲座。 (5)邀请安化县教师发展中心领导一行来我镇指导教学工作。2024年上学期,县教师发展中心一行来我镇栗林学校、梅城镇中学、东华中学、紫云完小、梅城完小、望城完小、东华完小进行毕业班复习备考指导;下学期,县教师发展中心一行来我镇望城完小、梅城完小、芙蓉学校进行教学视导。 (6)中心学校姚建祥督学强势推进中小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活动。2024年下学期,湖南省初中数学教学比武二等奖获得者刘纯钰老师送教东华中学,全镇小学数学教学比武活动在芙蓉学校隆重举行,姚建祥督学都作了专题培训,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3.盯紧课堂,研训活动有实效、展特色。 梅城镇中心学校重点围绕毕业班、围绕课堂教学实际需求组织安排研讨活动。2024年上学期组织安排了小学三次毕业班各科教学研讨活动、第一轮复习研讨活动、第二轮复习研讨活动,毕业班质量调研活动、共同体系列活动;中心学校分三线(总支线、督学线、教学线)对初中、小学的毕业教学督导活动;组织了全镇小学毕业班学科集体备课研讨与教学总结交流活动等,问题导向,讲求实效,效果喜人。 梅城镇中学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伍福常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到镇中学开展线下培训活动;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活动;进行主题为“优化课堂语言,提升课堂魅力”的业务培训;青年教师、七年级班主任、实习教师进行了“六环多元”课改培训与七年级学习小组的验评;毕业班分学科研讨会。东华中学的“六环多元”教学模式验评课开展得丰富多彩;特别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与青年教师培训;开展鸟类科普公益讲座与科技创新送教活动;隆重举行“凝心聚力,坚定信心,东湖必复兴腾飞”毕业班工作会议。梅城完小利用自身优势,为教师成长搭建各种平台,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夏国荣校长、刘晓霞副校长、陈凌飞主任率先垂范,行走在校本研训的“前沿阵地”,陈碧霞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风风火火,名气在外。芙蓉学校以“双培”计划为引领,打造以党建为核心的教师培养体系,结合“芙蓉”模式,构建“金字塔”式教师梯队,通过学科带头人引领、团队合作共进的方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与专业能力,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五育融合”,实现了梅城教育质量稳步发展 四、“五育融合”,实现了梅城教育质量稳步发展 1.2024年教育教学成绩喜人,向梅城教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五育融合”,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3.学科教学比武竞风流,佳报频传。 4.重科研、齐参与、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