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县应急事务中心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紧密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任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严守值班纪律,筑牢稳固应急防线。 县应急事务中心秉持快、准、细、实、严的工作准则,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报送及时、渠道畅通。一是科学编排值班计划,建立提前提醒机制,实现值班工作无缝衔接;二是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值守人员综合能力;三是强化后勤保障,获上级部门高度认可;四是完成安化县应急指挥中心更名为安化县应急指挥部工作。 二、统筹协调周密,担当应急指挥中枢。 在低温雨雪冰冻和防汛抗灾期间,科学调度、高效组织,成功应对1月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6月特大洪涝灾害,累计协调出动救援队伍80余次;圆满完成安化第六届黑茶文化节活动、龙舟比赛、第五届梅山毅行等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累计出动执勤人员110余人次,有力保障了县域安全稳定。 三、强化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指导开展安化收费站客车事故应急演练、地质灾害及森林火灾扑救演练等实战演练,对各类应急预案提出合理修订建议,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及针对性;并按月收集整理全县应急演练数据,及时上报,有效提升全县突发事件应对水平。 四、构建多元队伍,打造全面应急体系。 一是 专业队伍协同强化。主动与水利、地质、交通、消防、医疗、通信、电力、建设、矿山危化等 9 支专业应急抢险队伍沟通协作,共同探讨联合救援机制,提升协同作战效率。 二是社会力量规范引导。对雄安工程机械救援队、蓝天救援队、曙光救援队等社会应急力量给予专业指导并协助筹集社会公益资金10万余元,推动其规范化发展,丰富了我县应急救援的层次与维度。 三是乡镇队伍培优促建。以市第三届乡镇应急能力比武为契机,选派4支乡镇队伍参赛,县应急事务中心组织全体参赛队员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艰苦训练,在全市30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高明乡荣获集体全能二等奖、长塘镇荣获集体全能三等奖,有力推动乡镇应急能力整体提升。 五、配强基层装备,夯实全县安全基石。 应急管理部门主导实施的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成功纳入 2024 年度国债项目,并列入省政府民生可感行动。县应急事务中心根据本县实际情况,选购适宜装备设备,项目共签订装备采购合同22份,合同总金额1349.81万元。严格把关装备验收,确保质量可靠。成功举办救援车辆装备交付仪式,向县乡救援队伍交付27台专业应急救援车辆及其他设施设备,为全县应对自然灾害夯实了基层防线,助力应急管理体系持续发展与完善。 一年来,县应急事务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县安全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六、当前面临的挑战 (一) 信息共享不畅。乡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应急值守信息报送有时陷入被动局面。 (二) 救援能力短板。我县应急救援队伍在装备水平与专业技能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应急救援需求。 七、2025 年工作规划 (一) 联动指挥升级。全力推进五级联动指挥系统建设,构建统一高效的指挥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确保突发事件处置的及时性与精准性,彻底打通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的最后一公里。 (二) 信息共享优化。加强乡镇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为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坚实支撑。 (三) 值班值守强化。持续优化应急值班值守工作流程,强化值班人员责任意识与纪律观念,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确保应急信息处置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四) 队伍建设增效。一方面,加大对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扶持与指导力度,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另一方面,依托行业专业队伍的技术优势,提升装备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持续加强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村(社区)志愿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与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救援体系。 (五) 资源普查摸底。开展全面的应急资源普查工作,详细掌握全县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装备配置及分布情况,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与物资装备台账,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实现资源的精准调配与高效利用。 (六)乡镇应急能力深耕细作。聚焦乡镇应急能力建设,摸清楚各乡镇应急能力底数。从基础设施完善、人员素质提升、预案体系优化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提升乡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与水平,筑牢基层应急管理的坚固防线。 通过对 2024 年工作的全面总结与对未来工作的清晰规划,应急事务中心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提升应急管理与救援能力,为全县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