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24 15:52     信息来源: 县委编办     浏览数: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安化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参与研究制定全县畜牧水产行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指导性计划,按程序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研究提出全县畜牧业、渔业发展政策建议,引导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制定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组织实施全县动物防疫工作;承担全县动物疫病监测、预报、流行病学调查;负责动物疫情报告工作;承担全县动物疫病检测诊断工作;指导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研究拟定全县畜牧业、渔业科技发展规划,按程序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组织重大科研和技术推广;开展养殖业技术培训;指导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负责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工作。按照权限管理畜牧业、渔业专项资金,提出专项资金安排计划,组织开展畜牧业和渔业项目的申报、审核、实施、监管。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安化县东坪镇迎春路畅馨巷15号

法定代表人

夏学善

开办资金

12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安化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4.01

170.9

网上名称

安化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从业人数

3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聚焦行业稳产保供,确保群众拎稳“菜篮子”。一是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生猪存栏61.6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57万头。生猪出栏103.6万头,绝对值和增长速度都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二是牛、羊、家禽等主要畜禽养殖保持稳中有进。连续第三年滚动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项目,争取财政奖补资金745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带动,肉牛肉羊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年牛存栏6.27万头,出栏3.72万头;羊存栏25.22万只,出栏40.63万只;家禽存栏347.29万羽,出栏407.46万羽,禽蛋产量1.72万吨。三是渔业生产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成功申报2024年度渔业高质量发展项目,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00万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渔业高质量发展资金50万元。全年水产品总量1.4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97亿元。全县工厂化养殖规模稳步增加,截至目前,工厂化养殖规模累计达10080立方米。 (二)聚焦动物疫病防控,筑牢畜牧安全“防护网”。一是扎实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全年累计为乡镇免费配送各类疫苗211万毫升、小反刍兽疫疫苗9.7万头剂、消毒药1500公斤、监测采样器材9000余套,免疫台账、养殖档案3000余本,印发2024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等系列文件,编发非洲猪瘟、布鲁氏菌病、狂犬病防治等技术资料4000余册,确保全县春秋两季防疫工作有序开展。二是不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继续建立非瘟疫情有奖举报制度,严格落实《关于严禁县外生猪非法调入安化县境内的通告》要求,加大违法打击力度,维护养殖环境安全。持续抓好网格化排查,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结合春防、秋防工作开展,对全县实现了非洲猪瘟全覆盖排查,未发现非洲猪疑似疫情。三是大力强化动物疫病监测。生猪规模场实行每月送样监测,家禽、牛羊规模场实行每月上门采样监测,不定期对屠宰场进行非洲猪瘟采样监测,全年完成237个规模猪场、165个“先打后补”养殖场、3个屠宰场、6个无害化收集点的非瘟血样685份,未检测出非洲猪瘟病例。科学防控人畜共患病,采集和检测牛羊血清510份,初筛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全县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累计消毒面积45.5万平方米。四是有效推进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进一步加强官方兽医队伍管理,规范源头检疫,全年开展生猪产地检疫77.4万头(其中屠宰用的50.7万头)、牛羊产地检疫1476头、家禽产地检疫42.4万羽。严把畜禽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选址及办证审核关,全年完成新建养殖场备案36份,发证5份,更换法人4份。全面加强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实现了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与处理工作一体化,全年共收集处置病死猪2.55万头、鸡5.98万只、牛18头、羊73只、屠宰产品1.28万公斤,有效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避免病死畜禽流入市场,有效解决养殖户病死畜禽处理难题。 (三)聚焦产业链条延伸,腊肉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管好用好地理商标。去年12月,我县与中华商标协会地理标志分会成功签署“共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基础合作协议”,这将为安化地理标志品牌尤其是安化腊肉的培育、保护和运用注入强劲活力。同时,已授权7家腊肉企业使用“安化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一步将积极推动安化腊肉申报“中国知名商标”,力争将纸包腊肉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拓展“安化腊肉”国家地标影响力和美誉度。二是加强品牌宣推。去年3月份,牵头组织本土腊肉企业集体参加武汉良之隆中国食材电商节,9月份在安化黑茶文化节举办了安化腊肉公共品牌推介会,安化腊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县畜牧中心与县文联举办了腊肉主题文学征集活动,共收录作品48篇、广告语108条。完成了安化腊肉宣传片拍摄制作,并在高速、县城等交通要道设置大型广告牌4处。三是成立行业产业协会。建立协会章程和财务制度,目前已登记在册会员单位25家,会员达百人。同时与省级专家团达成合作协议,积极筹备安化腊肉团体标准制定。目前全县大小腊肉企业达142家,其中具备SC证的企业有19家。 (四)聚焦产业示范引领,特色养殖培育取得新成效。一是巩固和发展生猪特色产业。支持优质高端特色生猪养殖,将梅山一品、乌云界藏香猪等熟食土猪生产企业列入优质湘猪工程项目扶持,助力特色产业发展。二是持续培育牛羊产业示范点。将田庄乡犇鑫养殖场、乐安九良养牛场等作为我县牛羊养殖高质量发展样板点进行培育,犇鑫养殖场成功创建了全市首个省级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场。三是打造渔业示范样板点。结合安化实际,持续做好稻渔综合种养和设施渔业发展文章,支持安化宏生公司、安化旺达农业合作社建成陆基循环桶工厂化养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其生产技术不仅在县内成功推广,且被作为典型在全省示范推广,其中宏生公司促进农民增收典型案例被推荐到农业农村部。清塘稻花鱼农业有限公司、烨荣农业合作社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每亩可增收2000元,综合效益较好。 (五)聚焦畜禽粪污治理,守好养殖环保“责任田”。一是强化问题整改。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深刻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扎实做好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已经协助相关部门处理涉养信访问题13个,问题销号12个,剩余1个未销号的畜牧问题部分已完成整改。在全县分3组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确保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按期整改到位。二是强化技术指导。领导班子分片带队开展常态化技术指导、养殖业环保信访件等其他环保问题处置。指导组全面下沉各乡镇,对270余家规模养殖户、历史环保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回头看”排查指导,专家组进村入户上门指导470余户,共计下达指导意见书360余份。三是强化技术培训。为加快提升全县畜禽养殖防治水平,促进养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中心分期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县生猪存栏10头以上及其他畜种的养殖场(户)开展巡回培训。截至目前,全县已举办23期培训班,实现乡镇全覆盖,培训养殖场(户)1300余人,社会反响、养殖户反响很好。四是强化区域整治。2022年至2023年从生猪调出大县专项资金中整合450万元,支持重点区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羊角塘镇、高明归水河流域、大福镇白泥村、大福长塘沂溪河流域、柘溪镇唐溪流域等重点区域养殖业环境污染实施综合整治后,效果明显。2024年继续整合200万元用于支持重点区域羊角塘镇竹田村畜禽粪污污染治理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