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工作概述 2024年3月,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羽毛球事业改革的决策部署,我校划归县文旅广体局管理,全面启动机构改革工作。确立“输送为重”工作基调,围绕“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项管理、一项工程”发展思路,实现训练质量与社会评价双提升。 二、工作做法 (一)管理机制优化 1.由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刘俐兼任校长,统筹制定《安化羽毛球事业发展若干意见》。 2.已完成安化县体育场馆提质改造工程可研、初步的设计方案编制,确保场馆提质改造工程按时、按质、安全、有序完成。 3.本年我校制定《安化羽校2024年训练工作计划》、《安化县羽毛球运动学校发展规划》、《安化县羽球运动学校优化运动员梯队建设的改革通知》,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以及对羽校未来的发展规划,羽校经多次研讨后重新制定了教练员考核计划,以及教练员、运动员奖励方案。由刘俐副局长兼羽校校长牵头召开会议,会后起草拟定了《安化县羽毛球赛训人员考核奖励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二)人才梯队建设 1.根据《安化县羽球运动学校优化运动员梯队建设的改革通知》,实施“8+8”选拔机制(每年龄组8男8女重点培养)。 2.划分运动员梯队。对羽校现有的全体运动员进行各个年龄组的测试,将运动员划分为优化班(重点苗子)、提高班(潜力队员)、基础班(新进学员)。 3.通过社会招聘引进2名年轻教练员,补充新鲜血液,提升羽校活力,9月向局人事股提出选调财务和办公室人员。 (三)训练质量提升 1.暑期实施“1+1”强化训练,1周集中特训,1次校际联合集训。 2.建立三组联动机制,细化教练分工,设立选材组、教研组和监督组。 (四)资源整合保障 1.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办公场地搬迁至安化县羽毛球运动学校西头二楼办公,羽校清空场地,上交钥匙。 2.申报场馆免开经费,由王煜灿总教练指导全民健身中心李先奇副主任申报免开经费。 3.优化后勤人员配置,全力备战2024年湖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 三、工作成效 (一)3月全国青年锦标赛中,我校学生张齐欢荣获乙组女子双打第二名,夏昊亮荣获混双第三名。 8月份在湖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中,安化羽校斩获2金6铜及多个前八名,成绩较去年显著提升。 (二)5月份梯队建设改革以来,羽校训练成效显著。重组训练时间与场地资源,保障全体运动员训练有序性,效率提升显著。实施标准化训练大纲,明确教练员课时、周期及年度任务目标,教学规范性增强。梯队优化减少带训运动员数量,降低教练负担,提高训练针对性。通过制度约束,教练员久坐、玩手机现象基本杜绝,场馆内抽烟、吃槟榔行为大幅减少,整体训练态度更加严谨,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 机构改革以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羽校焕然一新,社会评价逐渐向好,训练效果与训练态度得到了极大提升。10月8日新招2名教练员都有合适的岗位,选调专职财务人员已到岗。 (三)6月,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来我校调度湖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建设工作,实地察看县体育馆场馆设施利用及运营情况,并听取场馆改造及赛事筹备汇报后表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是全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相关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抓好运动会场馆维修改造各项工作。要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对标赛事要求,提质改造,确保场馆设施、设备功能设置科学合理。要加强安全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在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前提下,按照时间节点,稳妥有序推进场馆建设,为办好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贡献安化力量。” (四)国家体育总局及省委领导调研我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11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赴益阳调研奥运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在我校召开座谈会。高志丹充分肯定我校培养出唐九红、龚智超等羽毛球名将的成效,强调要深化体教融合,推进新型体校建设,加强场地、师资等保障,促进羽毛球项目持续发展。 11月18日,省委书记沈晓明来校调研,考察训练馆及校史陈列室,了解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协同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 (五)12月5日北海市委编办来安化羽校考察交流,现场调研之后,在会上双方积极发言,对我校体教融合成功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存在问题 (一)教练员工作时间长,基本全年无休,但福利待遇差。 (二)教练员没有主人翁意识,存在很多细小问题,比如场内关灯、落锁等,还需加强管理。 (三)教练员随意更改训练时间,没有纪律性,仍需进一步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四)缺少专业的办公室人员,需要文字功底强的专业人员来更好的宣传羽校。 (五)缺乏竞赛交流,与九红羽校、益阳市羽校及其他兄弟单位交流不足。 五、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健全组织,形成合力 1.成立规划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羽毛球专项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制定教练员考核评价机制,突出羽毛球工作的核心地位。 (二)建设队伍,规范教学 1.优化教练团队管理。实行“传帮带”机制,由副校长黄宇指导年轻教练,总教练王煜灿监督训练落实。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训练成果与职称评聘挂钩,重点表彰长期培养后备人才的教练。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理论学习+专项培训+在线学习”多维提升体系。 2.深化教学质量管理。推行周主题教研制度,每周确定训练主题并组织公开课观摩。实行个性化训练方案,针对不同年龄段运动员制定差异化训练计划。建立运动员成长档案,实时跟踪思想动态、训练状态和伤病情况。 3.实施精英培养计划。对重点运动员实行“一对一”指导加训机制。建立教练员与家长定期沟通制度,形成训练-生活全闭环管理。 (三)深化改革,完善制度 1.推行竞争上岗机制。按照学校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在人事制度管理方面,对教练员和临聘人员实行签约上岗,优胜劣汰。 2.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实行“训练补助+绩效奖金”动态薪酬体系,严格考核出勤、训练成效及人才输送成果,并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办法。 (四)夯实训练,确保质量 1.科学训练体系。建立年度双测机制,实施运动员成长档案管理。加强科研医疗支撑,重点突破运动技术难点,提升竞技水平。以奥运夺金为目标导向,优化人才输送通道。 2.严抓训练质量。落实“两吃透”:吃透教学大纲,吃透学生特点。执行“三勤三不三到位”(勤走动、勤动嘴、勤指导;不坐、不看手机、不放敞;训练目标到位、动作到位、训练量到位)。强化科技支撑,以创新为动力,加大体育科技投入,以我校科研为依托,加强与上级科研所的沟通与交流。 3.多维提升教练水平。实施“双向交流”计划,外派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培训,邀请顶尖教练来校指导。建立内部提升机制,定期集体备课,资深教练示范教学,师徒结对传帮带。强化周例会管理,检查教案与训练日志,通报出勤与工作进度,现场点评与问题整改。 4.以赛促学强技能。常态化开展校队对抗赛,强化实战能力。定期举办羽球主题寒暑假营,冬季/夏季专项训练营,与九红羽校、益阳羽校等开展友谊赛。建立校际交流机制,促进技术互鉴。 5.强化品牌宣传。利用电视台、报纸和羽校自身的宣传设施对在羽校训练及利用羽毛球单招考上大学的在训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对羽校在省级比赛或者国家级比赛获得的成绩等进行宣传报道,重新树立起羽校的知名度,再一次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对羽校的信心与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