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与防治概况 2024年,我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是中等发生年(3级),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了95%以上,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总面积为648.235万亩次,防治面积597.86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8406.2吨,挽回油料损失5222.5吨,挽回柑橘产量损失7112吨,挽回蔬菜损失8023.5吨,挽回茶树产量损失2838吨。 水稻病虫:全年水稻播种面积为44.68万亩,主要病虫为中等发生年(3级)。其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二化螟基数大,发生严重;迁飞性害虫迁入峰次多,发生虫量较大且世代重叠。其中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3级);稻飞虱中等发生(其中:褐飞虱4级,白背飞虱2级);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3级);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稻瘟病、稻曲病、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稻秆潜蝇中等偏轻发生,此外,水稻叶鞘腐败病、稻螟蛉、稻苞虫、稻蝽象、稻瘿蚊、褐色叶枯病、干尖叶枯病、水稻霜霉病等病虫在局部地区零星发生。全县水稻病虫累计发生面积165.27万亩次,防治面积173.34万亩次,挽回稻谷损失14528吨,实际损失4672.5吨,亩平均挽回稻谷32.52公斤。 玉米病虫:玉米种植面积16.87万亩,以种植春玉米为主,夏玉米为辅,少量水果秋玉米的生产格局,且栽培时间较以前大幅度提早,特别适合春玉米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其主要的病虫害有:大小叶斑病、纹枯病、锈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草地贪夜蛾、蚜虫、地老虎等害虫。全年各种病虫害发生累计面积达到53.525万亩次,防治面积48.5万亩次。经防治后挽回损失1868吨,实际损失280.5吨,亩平均挽回玉米11.07公斤。 油菜病虫:油菜全年播种面积为34.33万亩,油菜病虫发生为中等发生(3级)。我县油菜的主要病害有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猿叶甲和跳甲等,其中菌核病、霜霉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其中油菜蚜虫、地老虎中等偏轻发生(2级),其它病虫害偏轻发生(1级)。全县油菜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57万亩次,防治面积61.2万亩次,挽回油菜籽损失2218.5吨,实际损失245.51吨。 蔬菜病虫:蔬菜种植面积27.16万亩,全年蔬菜病虫发生为中等偏轻发生年(2级)。菜青虫、豆荚螟为中等发生(3级);白菜霜霉病、辣椒炭疽病、辣椒病毒病、黄瓜霜霉病、菜蚜、小菜蛾、菜螟、斜纹夜蛾、黄守瓜、茶黄螨、烟青虫、瓜绢螟、小地老虎、辣椒青腐病、辣椒疫病、黄瓜炭疽病、瓜类枯萎病、甜菜夜蛾为中等偏轻发生(2级);瓜实蝇中等偏重发重(4级);其它病虫害发生较轻。全县蔬菜病虫发生总面积为46.77万亩次,防治面积42.5万亩次,挽回蔬菜损失6163.5吨,实际损失1300吨。 茶叶病虫:安化茶园面积为35.6万亩,茶叶病虫为中等发生年(3级)。茶叶炭疽病、茶饼病、茶褐星病(高山茶园)、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茶黄蓟马等为中等发生年(3级);茶毛虫、白蛾蜡蝉、白星病在局部地区有零星发生。全年茶叶病虫发生总面积达41.8万亩次,防治面积36万亩次(含绿色防控面积),挽回茶叶损失2118吨,实际损失696吨。 柑桔病虫:柑桔种植面积4.15万亩,全年柑桔病虫发生为中等发生年(3级)。柑桔粉虱,柑桔潜叶蛾、红蜘蛛、柑桔锈壁虱、黑刺粉虱、炭疽病、疮痂病等为中等发生年(3级);蚧壳虫、溃疡病在局部地区零星发生,柑橘大、小实蝇、吸果夜蛾和砂皮病中等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偏重发生。全年柑桔病虫发生总面积达28.8万亩次,防治面积29.2万亩次,挽回柑桔损失4377吨,实际损失1719吨。 农区鼠害:全县农区鼠害发生总体呈中等发生(3级)。主要害鼠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东方田鼠5种。我站监测鼠情动态,全面部署,开展灭鼠运动,同时通过办点示范,带动全县灭鼠工作的开展。今年全年农区鼠害发生总面积18万亩,防控农田面积20万亩,挽回粮食损失1525吨,实际损失105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农田草害:我县农田杂草以稗草、鸭舌草、矮慈姑、千金子等为主,防除方式以化学除草为主。全年农田草害发生面积187万亩次,防治面积146.96万亩次,挽回主要农作物损失19296吨,实际损失2768吨。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健全网点,精准测报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全年我站重点对水稻、茶叶、玉米、柑桔、油菜等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系统测报与防治工作。在龙塘镇、梅城镇、木子等建设了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配备了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虫智能监测仪、田间小气候仪、高空测报灯等现代监测工具,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提高病虫监测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共设立水稻测报点3个,茶叶测报点2个,玉米测报点2个,柑橘木虱监测点5个,油菜测报点1个。在测报上,坚持测防并举,不断夯实测报物化保障,坚持灯下虫情与田间实地调查相结合,平常调查与普查相结合,以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流行动态。到目前共及时、准确发布主要农作物病虫通知8期,发生期预报准确率为98%,以微信群发和村村响广播等形式确保进村入户。切实提高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的进村入户率,为大面积防控和应急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2、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强化示范样板创建,以点带面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和推广,今年在仙溪镇伊溪四保和马路镇千秋界茶业及南金乡因地制宜创建4个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在田庄乡创建了百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在乐安镇、冷市镇、羊角塘镇创建了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因地制宜集成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杀虫灯+色板)等绿色防控技术。完成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32.5万亩;蔬菜绿色防控面积6.33万亩;水稻绿色防控面积23.62万亩;玉米绿色防控面积9.4万亩;油菜绿色防控面积12.64万亩;柑橘绿色防控面积1.26万亩;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85.74万亩,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63.3万亩,覆盖率52.5%,较上年48.07%提高4.47个百分点。 3、推进农作物统防统治 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引导作用,依托农业社会服务化项目,重点培育壮大一批管理规范、装备精良、技术先进、年服务面积万亩以上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全年完成柑橘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12.4万亩次;茶叶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积16.5万亩次;玉米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积36.7万亩次(玉米病虫草害防治面积62.4万亩次);水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积106.95万亩次(水稻病虫草害防治面积213.5万亩次)全年主要粮食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积143.65万亩次(防治总面积275.9万亩次),覆盖率达52.07%,较上年48.87%提高3.2个百分点。 4、积极开展草地贪夜蛾、福寿螺等重大病虫监测防控工作 今年以来,由于天气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县草地贪夜蛾、福寿螺、发生危害严重,5月10日在南金乡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全县发生为害面积16250亩,防治草地贪夜蛾面积15350亩。整体是点片发生为害,一般百株虫量15--35条,最高83条;福寿螺主要为害我县早稻及晚稻,全年发生为害面积4.5万亩,防治面积4.5万亩,每年有递增之势。今年通过政府统一采购药剂,统一进行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