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一)教学管理工作。1.优化管理模式: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与行政人员职责细化。工作以表格记录,依教学、德育、安全等计划有序推进,每项活动均有方案并严格执行。学生管理采用校长-政教-班主任-生辅-学生会-班干部分层模式,教师管理则按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分层开展。2.推进课程育人:依据中职课程要求,开设语文、政治、专业技能等多门课程。要求教师落实德育目标,采用启发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学首月,进行常规工作检查、推门听课与教学公开课,指导10余名授课教师。3.完善制度建设:鉴于校址搬迁、人员变动致制度缺失,本学期制订110余个涵盖安全、教学、班级管理等多领域的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4.开展活动育人: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德育、安全、技能等系列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已开展消防演练、法治讲座、师生篮球赛等活动,有效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改善学生行为习惯。5.践行情感育人:教师利用学生向师心理,加强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如王术华老师送学生就医30余次,多位班主任陪伴学生就医至深夜,赢得家长认可、学生亲近,提升学校声誉。 (二)安全保卫工作。校园配备196个监控摄像头38个消防栓、76个干粉灭火器,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两名保安24小时值班,制定63个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台账,开展安全教育与演练,签订安全责任状,完善安全领导机构,聘请法治副校长,建立警校联防机制,常态化排查整改校园隐患。 (三)招生工作。5月制定新招生方案,组织招生老师深入23个乡镇中学宣传,同时借助公众号、村村通广播等渠道扩大宣传。6月开展家访,但因新校区建设进度滞后致开学时间晚,志愿学生流失,最终报到318人。 (四)毕业生就业安置。助力72名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进入跟岗实习阶段,积极拓展企业合作,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 (五)师资队伍建设。8月新招聘8名优秀教师,目前学校有文化科目与职业技能教师20人,教学与学生管理6人,师生比基本符合要求。所聘教师均具高中教师资格、大专以上学历。开学前开展四天全方位培训,日常落实一周学习与会议制度,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二、培训工作。(一)劳务品牌推广:成功开办7期茶艺师培训班,培训345人,311人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安化黑茶茶艺师”劳务品牌代表益阳市参加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扩大品牌效应。 (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2024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已圆满落幕,全年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参与人数多达14492余人,为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新校区建设工作。(一)新校区建设与搬迁:新校区建设项目8月基本完工,9月1日投入运营并完成整体搬迁,目前正在进行竣工验收。(二)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和形象设计专业分别于1月和3月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完成实训室建设。 (三)学校申报工作:3月提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和形象设计两个新增专业申报资料;5月申报益阳市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就业见习基地。 (四)交流学习:分管领导带队前往龙山县技工学校学习招生、培训、管理经验;校领导带领人员赴衡阳技师学院考察学习,洽谈校校合作并达成初步共识。 (五)薪酬制度改革:以“多劳多得”为宗旨推出教师薪酬改革制度,9月1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