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夯实基础,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基础能力。县林业局严格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全面完成“两年行动”以及增发国债建设任务,其中“两年行动”生物防火林带367.8公里,隔离带296.7公里,防火道78.5公里,森林消防蓄水池7665立方米,任务涉及23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共265个村,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项目安化县总建设任务144.49公里,涉及21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共72个村。 二、抓实演练,全面提升森林消防队伍业务建设。精选精干力量开展森林防灭火集中轮训,以实战大练兵为抓手,强化基层应急演练。组织4支国有林场与自然保护区森林消防队伍以及县林业局森林防火应急队伍,结合线上+线下、集中+自主、理论+演练、比赛+实操的多种培训方式提升应急响应与决策、现场扑救、综合战术等方面能力。强力推行森林火情热点快速核查处置“131”机制,组织我县县乡村三级防火队伍均完成早期处置培训及森林防灭火演练。 三、严格管控,全面加强火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对照“三抓三促”专项行动任务目标,深入推进林下可燃物清理、隐患排查整治、重点人员清查、林区输配电设施设备隐患治理、野外违法违规用火整治等五项重点任务,聚焦重点区域和重要设施周边常态化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隐患台账及责任清单,实行销号整治。适时开展森林防火专项检查,强化问题查处和跟踪问效,防止问题反弹。专项检查80次,建立风险目标台账200处,发现隐患450处,整治380处,“五边两内”“三区两线”累计清理面积900余公顷,清理可燃物20万吨。 四、强化宣传,常态化的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创新宣传举措,发出《“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倡议书》《中元节森林防火倡议书》,联同“平安过清明”交通广播直播间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出台持续推进防灭火“三件套”(《安化县人民政府禁火令》《森林火灾典型案例》《防火承诺书》)进村入户,采取短信、微信、宣传车、“村村响”喇叭、屋场会、“敲门行动”等方式强化宣传,并积极进校园、进社区进行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宣传,累计出动宣传车辆900余台(次),张贴林长令与禁火令4万余张,悬挂防火标语、横幅等1100余条,签订承诺书12万余份,推送工作提示短信4万余条。 五、举一反三,抓好省级主要领导来安调研问题的整改工作。一是立足暗访区域立行立改。采取增设警示牌、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开展防火培训等措施对暗访区域城南社区莲台片区的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在城南社区月亮湾、东山羊庄、半山隐宿(观音溪)等进山路口树立不锈钢警示牌8座,其他进山路口树立木制警示牌15座,在观音溪蓄水池油漆彩绘加挂森林消防蓄水池标志1处,更换路灯灯牌标语(森林防火内容)52座,增设防撞墙喷漆标语5处、居民区集中示范宣传点(观音溪三叉路口)1处(树立林长制公示牌,左边挂2米×2米蓝底白字“防火护青山”,右边房柱图白底喷防火标语、围墙油漆彩绘标注“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悬挂横幅25条,张贴防火标语170张、林长令50余张,签订承诺书40余户(莲台片区);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方式对社区干部、护林员等11人进行防火培训;组织人员对2.7公里道路两旁杂草、灌木、枯枝进行清理,对居民生活用柴火重新整理归垛,清除林缘地带房前屋后的杂草、灌木、枯枝、秸秆落叶等可燃物;移除空坪搭棚1座。二是以点带面全县自查自纠。增设标识标志。组织人员对全县各乡镇、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等范围内的警示标志设立情况进行了逐一排查,未设立、不醒目的要求立即整改。各乡镇、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林业重点区域加挂宣传横幅标语,增设固定警示牌,确保在每个村悬挂、张贴森林防火宣传横幅、标语不少于20条,所有入山路口设有固定警示牌。强化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敲门行动,每家每户张贴禁火令、发放《安化县森林火灾典型案例》、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在县域内公用电子显示屏、涉林单位企业、各村(社区)循环滚动播放森林防火知识,并通过村村响等方式循回播放森林防灭火相关内容。各乡镇、场安排两台以上宣传车辆,各村安排一台以上宣传车辆开展流动宣传,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优化巡护管理。组织各村级林长、林业专干、应急综合救援队伍、生态护林员开展森林防灭火综合培训,重点传达省委主要领导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要求、森林防灭火相关政策要求应知应会。各村民小组明确2名巡逻宣传员开展巡逻宣传和值守。护林员全员上线,严格开展每日巡护,时长6小时、巡护距离12千米。开展集中清理。组织各乡镇、场、自然保护区开展林下可燃物清理行动,重点针对进山入林道路两边、林农交错地边、林内道路两边、坟头墓地周边、林区电网周边、防火隔离带内以及房前屋后林缘内等“五边两内”区域的杂草、灌木、枯枝、秸秆落叶等可燃物进行清理,做到清理彻底,不留死角,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