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党员教育中心在部务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聚焦重点任务、围绕中心工作、全面服务群众,坚持抓日常、强管理、搭平台、重实践,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全面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1.健全机制聚合力。一是线下线上齐推进,让党员教育广度更宽。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近20期1900余人次;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充实乡村人才、后备干部174人;分类培训村(社区)“两委”干部2400人次,普遍轮训农村党员9.8万人次,创新采用线上线下、主会场+直播的形式举办2024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创新线上对话界面,按月推送党员教育培训视频资源包,坚持“会前半小时”学习制度;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采取线上直播授课、线下异地送教的方式,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流而有教”。二是自学共学融贯通,让党员教育厚度更深。通过党员自学、干部领学、支部集中学等方式,开展系统理论和党性教育培训1000余次,覆盖党员3.9万余名。持续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学共建,全县1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协调解决民生关注、设施建设等实际问题900余件。1642名党组织书记、174名第一书记担任基层宣讲员,开展理论宣讲2000余次,1万余名党员轮流上台讲“微党课”。三是理论实践相结合,让党员教育精度更准。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院校达成长期合作共识,在党员培训、理论课程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组织各类党员干部开展“田间课堂”“车间课堂”“板凳会议”,到廉政教育基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将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机融合。2.强化引领树典型。一是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精品党教示范基地。近年来,打造红色资源场馆11处,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现场教学点46个,党员教育科教综合性示范基地10个,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基地8个,农民大学生实践培训基地11个,管好用好示范基地,实现了典型示范从自由生长到精研细培的深刻转变。二是讲好红色故事,形成连点成片教育矩阵。重点打造“青年毛泽东游学安化之路”和“红军长征在安化”两条主线,推出主题党日活动精品线路7条,安化县马渡村与长沙县天华村续写“调查研究”新篇章。今年以来,全县共有400多个基层党组织1.8万余名党员干部打卡县内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县外、市外乃至省外来安参观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大苍村、肖家村、马渡村等“明星村”每日热闹非凡、应接不暇。三是弘扬榜样力量,激发奋勇争先前行动能。开展身边的榜样学习活动,拍摄微党课视频4部,择优推送4部“党课开讲啦”作品。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拍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纪实类党员教育电视片,记录木溪村乡村振兴新变化,党员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和成果,展示党员群众的风采、奉献精神和坚定信念。3.聚力赋能增质效。一是严格组织生活,增强党员归属感。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讲好一课、观好一片、干好一事”,结合传统节日和当地习俗,让组织生活“活起来”,不断增强主题党日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参与组织生活成为党员的行动自觉。二是服务中心大局,激发党员参与感。坚持党建质效化工作理念,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主动投身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一线,义务投工投劳10万余人次,捐资捐物近1.3亿元;三是聚焦群众所需,提升党员幸福感。将村民服务中心用好用活,利用远教设备开办健康知识讲座、举办文娱节目。统筹1个亿资金,开展“四村联创”建设和美乡村行动。创新“三长制”三三工作法,召开屋场会、动员会3000余场,累计备案登记邻长2万余名,30万户村(居)民得到有效联系服务,共办理群众诉求2万余件。 二、存在的问题。党员教育中心工作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任务较重、时间紧,组织学员培训难度大;二是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的建设和利用,以及党员教育师资、课程开发的力度还不够;三是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形式还不够灵活;四是全县党建宣传工作各地党建信息员现有力量薄弱,流动较快,后备力量储备不够,导致部分乡镇报送信息质量不高。 三、2025年工作设想。1.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结合我县实际,科学确定培训内容,把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相结合,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注重培训方式的灵活性。继续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常规工作,努力完成各类培训任务的前提下,坚持多渠道、多形式、个性化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个人自学、现场教学等不同方式相结合,设立“流动课堂”“云端课堂”“技能课堂”,充分调动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3.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库。一是做好现有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及现场教学点的管理和使用,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建立完备的课程体系。二是加强对现有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管理、培训和使用,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满足不同层次党员教育培训需要的师资队伍,方便基层择师选课,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提供便捷的“菜单式”教学服务,拓宽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渠道。三是加大教学资源开发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结合生产生活工作实际,拍摄制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微党课”“微动漫”“微电影”“微故事”等“微教育”作品,打造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的不同形态的教学资源。深入挖掘好典型、好做法、好故事,努力制作一批具有安化特色、针对性强、影响力大、受基层党员群众欢迎的“乡土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