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县派驻村办严格落实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点,不断强化驻村帮扶队伍管理,增强队伍帮扶能力水平,提升驻村帮扶工作实效,各项工作开展平稳有序。一是持续优化队伍选派。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对我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组织开展队伍选派评估,提出评估意见,不断优化工作队选派工作。落实“四类村”选派要求,配合市级对今年新增的8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第一书记,在5月24日前全部到村开展工作。组织开展第二批市直部门单位退出处级以上领导岗位人员、退休人员服务乡村振兴需求情况摸底,推动领导干部下沉基层,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坚持因需派人,对不胜任不适应、家庭困难等原因的队员适当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工作队员派得更“精准”。目前我县共选派工作队186支、工作队员493名,其中央企派1支、队员1名,省派7支、队员21名,市派28支,队员63名,县派150支、队员408人。二是不断细化队伍管理。持续实施工作队员考勤信息化管理,精准掌握队员驻村动态,按月对队员考勤数据进行认定,累计向各派出单位下发考勤反馈函876份。适时调整考勤方式,10月份开始由乡镇负责工作队员考勤,及时调度考勤数据,规范考勤管理,有效压实乡镇管理责任。规范工作队员请假报备管理,实行队员请假报备由派出单位、所在乡镇联合审批,三天以上由县派驻村办审批,按天上报请假报备情况,严格控制队员请休假,保证队员落实“每周住4晚干5天”、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的要求。坚持分片管理与统筹推进相结合,安排专人分片区进行队伍管理和工作对接。下发工作提示6次,指导工作队员开展全覆盖走访,参与利剑护蕾宣传、防汛抗灾等工作。各帮扶工作队累计共发放利剑护蕾宣传册21325份,张贴横幅标语3160条。防汛期间上门排查16304户,排查隐患点2521个,张贴避险明白卡5056份,参与清理、抢修道路1078起,转移群众1167户3366人。按季度做好工作队员进行平时考核,对省市派工作队和部分县派工作队进行现场考核,综合队员考勤情况、到村督查情况等,准确评定队员工作表现情况。三是有效丰富队员培训。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集中研讨等方式,采用分片培训模式对县派工作队员进行全员培训,有效提升培训效果。通过“带出去”方式开展专项培训,更新工作理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切实增强基层干部履职能力。4月25日-5月10日,先后在长塘镇、江南镇、东坪镇等8个乡镇举办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业务辅导暨驻村帮扶工作培训班,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共408人参加培训。6月16日至22日在重庆大学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乡镇分管乡村振兴领导、组织委员、乡村振兴办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代表等45人参加。对新调整的工作队员由乡镇在调整后15天内开展业务培训。四是切实强化督导保障。对县派工作队开展全覆盖督导,重点针对驻村纪律遵守不严、全覆盖走访不到位、台账资料整理不规范等问题,指导建立、完善台账资料,确保走访到位、记录详实、内容真实。强化问题反馈,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派出单位进行反馈,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督促整改到位。先后下发督导通报4个,向派出单位下发工作提醒函81份。全面落实队员待遇保障。对接县财政下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经费和体检经费共877.75万元。安排资金29.05万元,统一为县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安排资金24万元为央企、省、市、县派485名工作队员定制冲锋衣。对17名困难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2.2万元。督促派出单位落实队员健康体检工作,确保工作队员待遇保障和经费支持按时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