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档案馆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20 15:44     信息来源: 县委编办     浏览数: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安化县档案馆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征集、接收、保管和利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全县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工程的重要档案资料以及社会上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负责审查县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的办法和控制范围;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鉴定,编制检索工具;负责馆藏档案编研工作,运用档案资源,开发编研成果;负责县级馆藏档案的信息化工作;负责做好馆藏档案有效保管保护安全工作;负责拟定全县地方志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督促行业志编修和资源利用工作;负责县志资料收集、整理、保管,续编《安化县志》,并组织发行;负责《安化年鉴》及其他志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负责制定全县党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征集、整理全县重要党史资料;研究、编纂地方党史专著和重要党史书刊;加强红色资源的专题保护、挖掘、修复和整理研究利用;承担县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收集、查阅和受理工作等。

    

安化县东坪镇

法定代表人

谭安民

开办资金

9(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安化县档案馆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9.4423

1042.7323

网上名称

安化县档案馆

从业人数

1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度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2023年3月申请名称由安化县档案馆(安化县史志编纂室)变更为安化县档案馆。

(一)档案工作有为有位 1.加强档案工作领导。成立县委办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担任组长,定期调度研究档案工作。今年5月,在全县开展档案工作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在《安化要情》(第28期)专刊刊发,获县委书记批示:“档案工作非常重要,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请小甫同志专题研究,理顺体制,强化管理,提升质效”,对全县档案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注重档案编研保护。依托馆藏抗战、革命历史、茶产业等档案编纂多本书籍,其中《档案见证历史:中国茶届的“安化奇迹”》已出版发行。《第十一兵工厂迁驻安化烟溪档案汇编》和《抗日战争时期安化县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档案汇编》第一册已报国家档案局审核,第二册内容根据省馆意见已进行修改并再次上报复审。建立档案特藏室,重点保护明清、民国、革命历史、史志谱牒类档案及重要编研成果等5778卷/件/册。 3.严格馆藏档案管理。编制并完善收集档案范围细则、接收档案工作规程,严格履行档案接收流程,依法依规开展档案收集工作。规范全宗管理,今年要求全县各单位采用4位代码标识全宗号。成立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小组,制定《馆藏档案划分控制使用范围工作细则》和《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制度》。设立专门的档案查阅室,安排2名专职人员负责档案文件查阅服务,简化档案查询手续,截止2023年11月,共接待群众795人次,查阅档案45871卷,复印12962页。 4.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机房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数字资源管理等制度。制定《安化县档案馆2023年馆藏档案数字化实施方案》。建立独立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场地,配备计算机6台、高拍仪1台、扫描仪1台、缩微设备1台、机械硬盘3个、移动硬盘3个,将局域网、政务网、因特网实行三网隔离。纸质目录完整,完成大部分馆藏档案和部分馆藏资料的文件级机读目录的编制,共录入机读目录16万多条。建立馆藏资源管理系统(Excel),13万余件档案实现在线全文预览。目前累计完成对明清档案、民国档案、抗战档案、革命历史档案、茶叶档案、1981年全县社员自留山林权证等国家重点档案和民生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共录入目录11万多条,全文扫描和缩微165万多页。整合洞庭湖档案专题档案2万余条26.5万余页。 (二)党史工作重点突出 1.红色基地长足发展。“红色安化”党史陈列馆已陆续接待省、市、县各级领导和全县机关各单位、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学生、群众等社会各界人士450余批、19000余人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社会反响良好。组织全县(东坪城区)青少年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强国少年”爱教基地解说比赛,讲好革命先辈清廉故事,充分利用好安化的红色文化资源,旨在让红色文化发挥出教化育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2.党史宣教亮点纷呈。联合县委组织部和安化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拍摄微视频《马渡调查的启示和传承》,获评全省微视频宣讲比赛二等奖和益阳市委组织部主办的红色微视频比赛一等奖;在《学习强国》《益阳日报》等媒体发布安化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100周年纪念文章和廖如愿、刘肇经入党100周年纪念文章。 3.党史编研成果丰硕。完成《中国共产党安化历史大事记(1921-2021)》和《毛泽东与安化》两本党史书籍的送审稿。完成益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交办的《中共益阳市委工作实录》(2022年卷)组稿工作。 4.涉党史类作品审核审读把关严谨。全年对安化县域内涉党史类作品审核审读共43次,具体包括:“红色清塘”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久泽坪陈列、乐安镇永兴庵农民运动旧址红色基因教育纪念馆陈列方案、马渡调查陈列室、安化县爱教基地演讲比赛演讲稿、“烟溪第十一兵工厂陈列”、《益阳红色记忆》安化组稿、田庄乡香岩村村史陈列室、《党史故事我来讲》等,把准把严党史关,确保史料无误,充分发挥党史“存史、资政、育人”职能。 (三)地方志工作迈上新台阶 1.《安化年鉴》跻身精品。《安化年鉴》2022卷被评为全省精品年鉴。2023卷出版由省宣传部资助,于3月份正式启动。采取边收边改边补的方式,对缺失的资料及时对接相关单位进行补录。在市地方志编纂室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年鉴2023卷相关框架和栏目进行了调整。目前正在出版社三审三校。 2.县志编修稳步推进。县委成立安化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担任主任。《安化县志(2001-2022)》字数约为200万字,分七个阶段,目前仍在收集整理乡镇志部门志资料,全县23部乡镇志、59部部门志基本已启动编修,《人大志》《民政志》《卫生志》《城市建设志》《环境保护志》《退役军人事务志》《文艺志》《农业农村志》《移民志》《城南区志》《仙溪镇志》《平口镇志》《冷市镇志》《水利志》已完成印刷,《经济开发区志》《妇联志》《商务志》《高明乡志》《小淹镇志》《柘溪镇志》《奎溪镇志》《古楼乡志》等已完成初稿。《安化县扶贫志(1949-2021)》采取自行采购方式进行编纂服务外包,预计2024年6月底前完成初稿。 3.地情资料硕果累累。方志资料室设县档案馆6楼,已配备书架、电脑、桌椅等设施,已归整入室的年鉴、志书、地情等资料,并已完成目录录入。目前共收录地情资料770部,其中志书类232部、年鉴类118部、图片相册类22部、其他类404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22年10月18日至2027年10月18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3年4月,我单位“红色安化”党史陈列馆申请创建益阳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正式授牌。 2023年12月,安化年鉴2022被省地方志编纂院评为第九届湖南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年鉴。 2023年9月,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节约型机关。 2024年1月被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评为2023年度县市区党史部门先进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