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益平现场指导天尖茶生产 5月18日,笔者来到安化县小淹镇白沙溪茶厂采访。黑茶之源,遍流九洲,80年历史积淀的白沙溪茶厂,如同一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传承、创新、发展一脉相承。在一间独特的制茶工作室,中国制茶大师、安化县劳动模范、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益平向我们讲述他以“奋斗一辈子,只为几片树叶子”的精神,推陈出新,打造黑茶精品的故事。 1964年,肖益平出身在小淹镇一个与黑茶关系密切的大家庭。父母及兄弟姊妹,都在茶厂工作,肖益平一出生就浸泡在浓浓的黑茶氛围中,他对黑茶的浓厚兴趣和挚爱在那些岁月中日积月累。1981年,刚满16岁的肖益平招工进白沙溪厂,青春年少的他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吮着知识与技术。不到两年时间,勤奋的他就掌握了黑茶主要工种的操作工序与技术,当上了班长。 1997年,肖益平因为技艺出众,担任生产副厂长。当时厂里产品单一,他主动率领研发小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挖掘传统制作工艺,拯救性地恢复了停产数十年的安化千两茶和手筑茯砖茶的制作,从而让“千两茶”和“茯砖茶”两项传统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和弘扬。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千方百计找来70多岁的白沙溪退休老师傅当技术顾问,四处寻访名师制作包装千两茶的竹篾篓子。没有踩茶技工,他返聘一批退休技师,以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开了工。在肖益平的不懈努力下,白沙溪千两茶被评为“世界茶王”“金茶王”。 2007年白沙溪改制重组,肖益平担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主管公司生产科研。他深知,传承历史只是白沙溪振兴的第一步。面对当前日益多元化的市场,必须让黑茶老字号“发新芽”,研发创新必须紧紧跟上。肖益平推动组建白沙溪研发团队,建立湖南黑茶首个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还专辟800平方米作为黑茶研发检测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除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外,还对黑茶原料、产品检测、分析及品质制定新的标准,同时还精心提炼产品的文化内涵。艰辛努力获得满满回报,截至5月上旬,白沙溪茶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7项,研发新产品300余款。 2016年肖益平荣获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安化县劳动模范”称号,2018年成为省级认定的安化天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荣获首批“中国制茶大师”、中华茶人榜样“中华匠心茶人”称号。公司参与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参与的“天茯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先后发表了《千两茶是炼出来的》《安化花卷茶(千两茶)品质的形成》等40余篇专业论文,出版了《谈安化黑茶》等专著,得到业界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