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千两茶的起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05 18:26     信息来源: 编辑部整理     浏览数:

    台湾作家曾至贤费十年心血,于2001年写成《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茶书巨著。书中对湖南省安化县所产的千两茶推崇备至,誉为"世界茶王"、"中国茶文化的化身"。此论为中外茶叶界及广大消费者所认同,该书在广州市一些较大的茶叶商店几乎每家必备,引发了一股品饮和收藏安化千两茶的热潮,并风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千两茶为安化所独有,举世无双。以外形古朴大器;制造工艺特殊,费时长久;集精制与包装于一体,且包装全系天然环保材料;茶叶品质优异,保健功能显著,且愈陈愈好;茶文化底蕴深厚,极具收藏价值。实不负茶王殊荣。

    安化地处湘中,位于雪峰山脉北段。西起东经110"43"87,东止东经111"58"51;南起北纬27"58"54",北止北纬28"36"37",是我国茶树种植的黄金地带。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质肥沃,酸碱适度,自然条件最适植茶,素为我国著名的茶乡。《明会典·茶课》记:"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令今后进贡蕃僧该赏食茶……不许于湖广等处收买私茶,违者尽数入宫"。蕃僧(指西藏喇嘛)常数百人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朝庭赏赐中主要是茶叶,并指定由四川官仓拔给。但喇叭都却常绕道湖广收买私茶,这种所谓私茶,即为安化所产的黑茶,说明在1490年以前,即已产生,迄今至少在520年以上。安化黑茶是以鲜叶直接制成,工艺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但安化传统制法采用松柴明火干燥,因而品质优良,且数量甚多。喇嘛认为只有这种黑茶才适合他们的需要。以致西北的茶商多潜入安化采购,最后影响申请到汉中、四川采购"引茶"的主渠道每年只有10~20引(每引110斤),折合65.65千克,清代以后,每引增到80~90千克)。于是朝中引发了一场"引茶"供给地之争。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御史李楠以湖南(实指安化)茶叶行销西北,妨碍茶法马政为由,请求朝庭禁运。遭到御史徐桥反驳:"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茶之行,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酷为宜,湖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徐桥的雄论决定了安化黑茶的命运。于是由户部裁定,报皇帝批准:"自后引茶以汉川为主,湖茶为辅"。从此安化黑茶正式定为官茶,并以量多、质好、价廉、适销四大优势顺理成章地主西北"引茶"市场,最盛时,从安化输出的"引茶"达4000余吨。引茶分"陕引"、"甘引"两种,"陕引"指茶商向陕西官方纳税认领的引票来安化采购的黑茶。茶色黑,叶质较为细嫩,用蒸笼蒸软后,以布袋包好,置于45度角的斜形揉床自上而下反复压揉,烘干后即成。"甘引"是茶商向甘肃官方纳税认领的引票来安采办的色黄较粗的黑茶。只须蒸后稍加压揉或不揉干后即成。"陕引"每包160斤(80千克),"甘引"每包180斤(90千克),都用篾篓包装。一般"陕引"占1/4,运晋、陕、察(察哈尔)、绥(绥远)等省销售;"甘引"则运陕西的泾阳压成茯砖,转兰州市场销售。但是引包体积庞大,包内疏松,长途运输,占用车船多,运费开支大,销售成本增多;且篾篓笨重,起卸不便,又易破损受潮,影响茶叶霉变。清道光(公元1821年)以前,陕西茶商驻益阳的代表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黓休或以羊毛、皮袄等物换购,因资金不多,进货较少,人称"滚包商"。茶叶经蒸、揉、干后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改为小圆柱形;每支重100两,称"百两茶",既运输方便,市场又很畅销。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山西茶商"三和公"茶行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的"陕引"原料,增重为每支1000两(唐至清,每斤合公制596.82克,清道光二年(公元1821年),安化县知事刘冀程核定每斤为16.3两,即每两为36.61克,纠正了过去茶商收茶滥用大秤的弊端),制成花卷茶,别名"千两茶"。此名的含义是,因外形篾篓花纹古朴秀雅,显示土生土长的地方特色。卷内古色古香,品质优良,谓之花;踩卷如一部书,谓之卷。别名"千两茶",直接表明茶叶重量。千为大数,有大千世界、千年磨一剑(茶)、千秋吉祥之意。现在千两茶美称"世界茶王",不少人不知它本名花卷茶。正如人们景仰大文豪鲁迅,而很多人反不知周树人为何许人也。继边江、江南坪、小淹之后,鸦雀坪、黄沙坪、唐家观、酉州、桥口、东坪等处也相继制造,盛时经营千两茶的厂商达30余家,年产3~4万支。主销山西、陕西、宁夏、内蒙、河北及察哈尔一带,特别是当时用骆驼运输最为方便。

    创制初期,茶行雇请边江刘姓人家操作。千两茶工艺特殊,踩捆是一道关键工序,不仅体力消耗大,更需要一定技巧。后来千两茶十分畅销,刘姓人家视踩制工艺为绝活,对外保密。订"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之规,从清同治年起,一直延续90年之久。曾有人用水试浸花卷茶经七年茶心不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了思想,1952年国营白沙溪茶厂从边江招收刘用斌、刘雨瑞2人为正式职工,传授千两茶的制作技术,继续生产。至1958年,鉴于这种茶的制作劳动强度太大,季节性强,生产效率低下,在不改品质的前提下,压为2千克重的花砖,千两茶因此停产。事隔23年之后的1981年,时任该厂主管业务的副厂长、原中国茶叶学会理事的王炯南同志,为不使千两茶的独特工艺失传,组织人马重新恢复生产。但这时不仅职工的捆踩工艺已经生疏,篾工编出来的篾篓如管乐队的大喇叭,费尽周折才寻访到编篓老艺人。这种篾篓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科学,用几根篾条能把粗重的茶卷捆紧。当年生产300余支,职工经受了一次技术练兵,培养出几个技术骨干,产品在国内市场影响很好。此后又中断1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我国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为满足茶叶日趋繁荣的内外贸易,对千两茶的需求,又重新提到议事日程。近期发展很快,到目前止,县内经营千两茶的厂商已恢复近100多家,旨在千方百计扩大生产

责任编辑:夏乐天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